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常德要闻>详细内容

“老德山”眼里的“新德山”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14-02-05 11:40 来源:常德晚报 作者:刘清

讲述人:吴静,女,31岁,常德德山人,现在深圳市某美资企业工作

算一算,我有两年多没有回家了。这两年时间里,我生子、买房、买车,人生大事完成了一多半,但由于工作繁忙,回家探望父母的行程被一推再推。农历腊月廿七,我和丈夫带着孩子踏上了返常的火车。第二天一早,表哥开着车到火车站来接我们。一上车他就兴奋地说,如今常德变化很大,德山也一样,“好多地方你可能都不认识了!”

沿着常德大道一路向南,两眼盯着窗外,我对德山的变化充满了期待。

我的童年,是在德山狭窄的两条正街和无数七弯八拐的小巷间度过的。那个时候,我对德山的每一个犄角旮旯都很熟悉。因为只有两条正街,所以德山就一个十字路口,也就是现在的德山大道和莲池路交汇处。每次去市里,爸妈都会带我站在十字路口附近等公交车。一直到现在,还有老德山人习惯管那个地方叫“十字路口”,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德山的“十字路口”已经多得数不清了。

德山给我最早的印象就好像是常德的一个“边陲小镇”,一点都没有城市的模样。房子旧,街道窄,到处都是窝棚等违章建筑。那个时候,大家心里都没有规划、美化、亮化的概念。我上中学之后,长常高速公路的进城出入口放在德山,德山的工业企业越来越多,这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深圳就听家里的亲戚说,3年前,德山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了。看来,和家乡阔别两年,还真当刮目相看啊!

表哥的车子驶下了二桥,车流量也如市城区一般多。表哥看到时间还早,就说开车载着我们在德山稍微转一转。从“十字路口”往左转,我们驶上了德山大动脉——德山大道。

嘿,这条路果然不一样了,大气、宽敞、漂亮。记得我刚懂事的时候,这里全是农田,只有一条泥巴路。上学之后,德山大道才刚刚建成。那个时候,双向4车道,两旁还有绿化隔离带,让人感觉和市里的武陵大道一模一样,漂亮极了。表哥介绍说,现在德山的企业多了,德山人的收入提高了,来来往往的汽车越来越多。车流量大的时候,两旁的绿化带就“占道”了。去年的“三改四化”中,马路两旁的隔离绿化带被全部拆除,车行道宽度增加到36米,路灯也统一换新。一眼看过去,这条路的确有点大都市的感觉。“两边的高楼都做了夜景灯饰设计,等到了晚上你再看,几多乖!”表哥自豪地说。

一路上,表哥告诉我们,“三改四化”中德山一共改造了4条主次干道和4条小巷,另外,4个进出德山的入城口也全部都改造了,“连最窄、最旧、施工难度最大的德山北路都改造了,如今在德山开车,好走多了!”

我们从德山大道右转上了桃林路,经善卷路回家。桃林路和善卷路也是德山的老干道了,但是经过了大货车多年反复碾压后,道路质量每况愈下,这次改造中把这两条路也修好了,还增加了BRT公交站台,以后德山人出行会越来越方便。

 

 

(编辑:王 菲)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