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优化营商环境>详细内容

桃源县:三管齐下推动涉企执法检查规范化建设

分享到:
2025-05-12 11:14 来源:桃源县优化办 【打印】 【字体:

近年来,桃源县大力推动以“清廉桃源”为主题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坚持以“行政检查减量化、执法监督效能化、执法监管柔性化”为方向,聚焦涉企执法检查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大力开展涉企执法检查规范化建设,通过建立“一套制度”、严格“三方监督”、制定“三张清单”,全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切实为企业经营发展减轻负累,营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一套制度,实现规范检查新成效

为最大限度降低涉企行政检查频次,建立了涉企执法管理备案制度。一是实行涉企执法检查年度备案。由各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日常监管职责,年初编制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除涉及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以及办理上级交办件、企业群众投诉等特殊情况外,各行政执法部门严格按照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二是实行先备案后入企检查。行政执法部门进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需提前3天向县优化办审核备案;对于涉园区企业行政检查,实行县优化办、高新区管委会“双备案”,并提前扫取“湖南营商码”进行线上登记。三是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时间和频次。除特殊情况外集中每月下旬开展涉企行政检查,且同一事项同一执法单位对同一企业现场检查每年不超过一次,有效压减涉企执法检查频次89.3%。四是推行非现场监管。积极推行“不见面检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实行远程监管、预警防控,桃源高新区引入“环保管家”,实现园区企业环境管理智能化,大幅度减少生态环保部门入企频次。

二、三方监督,树立规范执法新风象

建立涉企问题线索处置绿色通道,设立桃源县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电话,采取县纪委监委、县司法局与县优化办联动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专项监督检查,重点监管涉企行政执法处罚、涉企检查备案等情况。推动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机制,由县司法局开展案卷评查,重点审查涉企执法程序合法性、证据材料充分性、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使用等内容。推动解决涉企监管执法领域执法检查过多过频、执法检查方式不当、滥用自由裁量权、“乱执法、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助力企业把更多精力用于主业发展。近年来根据企业投诉,调查处理执法方式不当案件1起、执法过频案件2起。

三、三张清单,构建柔性执法新模式

大力推动执法工作人员转变执法观念,推进“包容审慎+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柔性执法新模式,变“严罚式”为“容错式”,组织全县18个涉企行政执法主体制定公布本主体免处罚(含轻微违法不罚、首次违法不罚、非故意违法不罚)、从轻减轻处罚、免行政强制“三张清单”,并进行动态调整,对轻微违法行为落实“三次告知、首违免罚”。积极开展园区工业企业“零罚款”行动,严格把关涉企行政处罚,建立工业企业行政处罚报备机制,执法部门对工业企业给予1万元以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需提前向县优化办、高新区管委会、县司法局报备。督促执法部门对企业的行政处罚结果进行事前评估,建立行政处罚容错谅解机制,对可能影响企业环保评级、信用等级、上市融资等情况的处罚,充分听取企业陈述申辩意见,依法行使自由裁量权,从轻减轻处罚。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为企业减负松绑。2024年涉企罚没收入减少38%。

终审:谭艳丽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